商务咨询:胡经理 18827669267
版权所有:湖北长江瑞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
备案序号:鄂ICP备17026271号-2
公司地址: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388号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C11栋1-6层 做HPLC(高效液相色谱)分析的小伙伴,大概率都遇到过“溶剂峰”这个“老熟人”——明明样品处理得小心翼翼,色谱图上却莫名多出一个峰,轻则干扰结果判断,重则让辛苦做的实验白费功夫。

其实溶剂峰并非无迹可寻,它是样品溶剂或流动相杂质因与流动相保留行为不同,经色谱柱洗脱后形成的干扰信号。今天就从成因、影响到应对策略,给大家扒得明明白白,帮你轻松避开这个分析“坑”!
一、溶剂峰为啥会出现?3个核心原因
1.溶剂和流动相“不合拍”
用纯乙腈溶样,流动相却是乙腈-水(20:80);或是溶剂与流动相极性、组成差异大,进入色谱柱后会因保留能力不同形成浓度差,洗脱后就会出现明显峰形,这是最常见的成因。

2.溶剂/流动相“带杂质”了
哪怕是色谱纯溶剂,也可能含微量残留(比如甲醇中的醛酮杂质)。流动相配制时容器没洗干净、没经0.22μm滤膜过滤,或是水相放久了滋生微生物,这些杂质都会随流动相洗脱,变成杂峰干扰分析。
3.检测条件“不兼容”
用紫外检测器时,四氢呋喃这类溶剂在短波长(<230nm)下会有吸收,就算和流动相组成接近,也可能因浓度波动冒出溶剂峰,让人防不胜防。

二、别小看溶剂峰!3大影响要警惕
1.定性误判:溶剂峰若和目标组分出峰时间接近,很容易被当成目标峰,尤其是分析低浓度样品时,出错概率会大幅升高;
2.定量偏差:一旦溶剂峰和目标峰部分重叠,会直接导致目标峰面积算偏大,最终影响样品浓度测定结果,让数据失去参考价值;
3.系统预警信号:如果突然出现峰高骤增、拖尾等异常溶剂峰,可能是色谱柱污染、流动相变质或仪器管路有残留,得赶紧排查问题。

三、对症下药!3个实用解决办法
1.从源头优化:统一溶剂与流动相
优先用流动相,或是和流动相比例一致的混合溶剂溶解样品,从源头消除组成差异,减少溶剂峰生成。
2.做好净化:让试剂和流动相“变干净”
必须用HPLC级别的高纯溶剂,流动相配制完成后,一定要过滤、超声脱气,同时定期清洗溶剂瓶,避免污染累积。
3.灵活调整:扣除空白+优化方法
进样前先运行溶剂空白,通过色谱软件扣除空白峰;如果溶剂峰干扰目标峰,可适当提高流动相有机相占比,缩短溶剂峰保留时间,或是把检测波长换到溶剂无吸收的区间,轻松避开干扰。在满足检测灵敏度的前提下,适当减少样品进样量(如从20μL 减至5μL),可直接降低溶剂峰的响应强度。

溶剂峰看似棘手,其实只要找对成因、用对方法,就能有效管控!希望这篇干货能帮你少走弯路,让HPLC分析更顺畅~
若想了解更多药物研发的专业细节,欢迎点赞关注,后续将持续分享行业干货!